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有关于元旦节的来源和知识众所周知,我们所说的元旦,是公历元月一日。然而提起元旦节的来历,那就有些源远流长了。中国的元旦,据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一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一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一诗中谓之元朔。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1月1日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不过当时并没有正式公布和命名。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为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有关于元旦节的相关故事传说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关于元旦的简单小知识有哪些?
1、从明天开始又是一年一度的元旦小长假了,它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休息放松时机。然而假期也是各种安全事故的高发时期。为了让同学们度过一个愉快、平安、健康、充实的元旦假期生活,提醒同学们,请一定注意安全,时刻做好防范工作,也要求你们的家长配合学校监督并做好自己孩子的假期安全工作。
2、元旦假期如外出旅游或外活动时,必须由家长带领,选择正规部门的交通工具,不乘坐“三无”车辆,不骑电动车、摩托车,时刻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同学们不得私自或结伴到溪边、水塘边玩耍或游泳,要远离建筑工地等不安全场所,不参加没有安全保障的活动。
3、在家要特别注意用火、用电、用气的安全,防止在使用家电的触电事故,防止使用液化气时的泄露事故。要牢记火警、盗警和伤病急救电话,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获取紧急救助。 元旦期间,街上游人较多,同学们要注意远离人员密集的场所,避免拥挤和踩踏事件的发生。
4、元旦假期要注意饮食和饮用水卫生,不吃变质食品,防止病从口入。元旦假期在家要有节制的上网,绿色上网,不能上有色情,暴力内容的网站。杜绝观看不健康不文明书籍,影视,不进游戏厅,录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假期要劳逸结合,既要休息好,也要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复习旧知识,巩固新课程、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假期作业。
5、元旦假期如父母外出不在家时,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坏人诈骗独自在家的同学,防止伤害未成年人的事件发生。 建议同学们在家多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多参加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实践活动。
元旦的小知识有哪些?
关于元旦的简单小知识如下:
1、据史料记载,在中国历史上,元旦这一天还有许多其他的称谓,如元日、元正、元辰、开年、元春、上日、华岁等,但还是以称“元旦”最普遍,时间最长。
2、由于经度位置的差别,各国的元旦时间也不尽相同。位于日界线西侧的大洋洲岛国汤加,是世界上最早开始新一天的地方,因此也是最先庆祝元旦的国家。
3、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
4、实际上,我国古代的元旦,指的是春节。
5、“元旦”属于法定节假日,要放假一天。元旦就此正式确定了地位,至今未变。
现代中国的元旦,根据中国政府将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放假一天,后常常将当日前或后双休日调整,一般连续休息三天。一般机关、企业会举行年终集体庆祝活动。
元旦,即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是公历新一年的第一天。元,谓“首”;旦,谓“日”;“元旦”意即“首日”。“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但其含义已经沿用4000多年。关于元旦的小知识,家长可以讲给孩子。
元旦安全注意事项
燃放烟花爆竹的时候,要注意选择一个宽敞的地方,注意周围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近几年由于燃放烟花爆竹而引发的火灾不在少数,同时更要注意燃放中的安全问题。
防止住宅火灾,不要卧在床上吸烟,离家外出时要关闭煤气、拉掉电源,对易燃物品要妥善处理好,发生意外时懂得如何自救或求救。
本文来自作者[断垣残照]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taplesadv.cn/ds/47453.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断垣残照”
本文概览: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有关...
文章不错《-有关于元旦节的来源和知识》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