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记历史?
〔 作者:河北 薛天府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483 更新时间:2004-3-11 文章录入:中学历史 〕
准确记忆基础知识是学好历史的是第一步,但对于没有入门的同学来说,历史知识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简直无从下手。其实这里边是有很多巧法的,用后可以既记得准、又记得狠。笔者总结了几种方法,如果学会用活,做到举一反三,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字头法。抽出核心字(多为首字),串在一起,押韵更好,然后多念几遍即可。
例1.清朝最后的九个皇帝依次为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记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
例2.1842年签定的中英《南京条约》中开放的中国第一批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由南向北),记为“广厦福宁上”。
例3.“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记为“谭刘林,杨杨康”。
例4.1931年中共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可记为“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
二、谐音法。基本方法同“字头法”,只不过要精选核心字及其谐音,使其既押韵,又有一定生动的意义。
例1.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共八人一-奕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沈葆桢、丁日昌,编为“新(欣)翻(藩)译(李)坐(左)洞审(沈)日昌”。
三、奇特联想法。联想越奇特,记忆越深刻,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例1.民主革命思想家陈天华有两部著作《猛回头》、《警世钟》,记法为一边想“一个叫陈天华的人猛回头撞响了警世钟,一边做转头动作,同时发出钟声响。”
例2.军阀割据时,冯国璋、曹锟、段祺瑞控制的地盘及其支持者可联想为“曹锟靠在一棵日本梨树(直隶、江苏)上饿(湖北)得快干(赣)了,段祺瑞端着一大碗(皖)卤(鲁)面(闽),这(浙江)应(英)该很美呀。”
四、歌谣法,即以“核心字”为基础,通过反复挑选排列,使之成为形式对仗,合则押韵的顺口溜,最适于记年代。
例1.中共早期有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一大;1922年7月,二大;1923年6月,三大;同期国民党有一次,1924年1月,一大,可编为“一大21、7,二大22、7,三大23、6,国民党一大24、1”
例2.1932年,日本扶持溥仪做傀儡,建立伪满洲国。编为“32、3 傀儡建”
例3.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进行了长征。编为“34、10(念壹零) 36、10(念壹零) ,红军长征,翻山越岭。”
例4. 1935年瓦窑堡会议和1937年洛川会议的时间和内容很容易混淆。可编为“瓦早洛(落)后”及“瓦窑堡,统战方针好;到洛川,定全面抗战”
例5.抗战过程中的几件大事,1937年平型关大捷,1938年台儿庄战役,1940年百团大战,1940年汪精卫成立伪国民政府,1941年皖南事变。可分别编为“37、9 林彪吼,38、3 拉锯战,40春 汪伪成,40下半 百团大战,41九千(人) 皖南事变”。
例6、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争取国家财政基本好转的三个条件可编为:“土改完成,工商调整,经费节省”。
例7、文革爆发的导火线和全面发动的标志可编为“一个导火线,两会两文件”。
例8、文革中的主要建设成就可编为“成昆湘黔,二汽十堰,南京长江,胜利油田”。即成昆铁路和湘黔铁路,十堰的二汽,南京长江大桥,山东东营胜利油田。
例9、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部分重大科技成就: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1964年和1967年-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1965年,世界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牛胰岛素,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可编为“57武汉,桥通天堑;64、67,惊世两弹;1965,牛胰岛素;1970,人造卫星。”
五、排比法。即认真分析历史事物,从中归纳提炼出或连续或对仗的“核心词”,作为记忆的载体,有事半功倍之效,此法适用范围很广。
例1.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主要内容有5点,可总结为“三外一赔一开”。赔款和开口岸 是近代绝大部分不平等条约都有的内容。“三外”指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船(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例2.袁世凯的复辟帝制活动,可总结为“一转正、两解散、三修改”。
一转正:1913年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二解散:1913年解散国民党,次年又解散国会。三修改:废《临时约法》改为《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改总统选举法(改选举为推举,改有限任期为连选连任)。
例3.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可总结为“四提倡,四反对”。
例4.辛亥革命后“实业报国”思潮的代表人物,可总结为“南张北周和二荣”,类似的还有中共建党先驱“南陈北李”(陈独秀、李大钊)。
例5.1927年中共三大起义的意义,可总结为“三个第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秋收起义建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支军队。广州起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府。
例6、一五计划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可总结为“一桥二铁三公四厂”。
即武汉长江大桥;宝成和鹰厦铁路;康藏、青藏和新藏公路;鞍钢无缝钢管厂、一汽、沈阳飞机制造厂和沈阳机床厂。
巧记文学常识作家作品的十种方法 一、作品串联法 1、汤显祖精心打造了《牡丹亭》 ,倾情上演王实甫的《西厢记》 ,关汉卿只 好在一旁大叫《窦娥冤》 。 2、 《骆驼祥子》家中《四世同堂》 ,于《春华秋实》之际来到《龙须沟》的 一个《茶馆》前,看见《女店员》 《方珍珠》正挥舞着《神拳》为老舍表演。 3、 《三里湾》的《小二黑结婚》 ,赵树理前去贺喜,听到了充满“山药蛋” 味儿的《李有才板话》 《李家庄的变迁》 。 4、 《雷雨》过后, 《北京人》 《王昭君》看见《日出》 ,知道这是一个《明朗 的天》 ,便约上曹禺一起去观看他的《胆剑篇》 。 5、徐志摩《再别康桥》时,郁达夫正在北平感受《故都的秋》 ,朱自清则踏 着《春》的脚步,享受着《荷塘月色》的美丽,来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找 寻《绿》的《背影》 ,有幸观看了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 ,闻一多听说后,为他 作了《最后一次讲演》 《死水》 。 6、 (莫里哀) 《伪君子》 《唐璜》去参见拜伦家的《唐璜》 ,结果被雪莱《解 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送到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终于上演了一出巴 , 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 7、 《李尔王》的儿子《哈姆雷特》去参加“奥赛(罗),想圆了《仲夏夜之 ” 梦》 ,遇到《威尼斯商人》 ,结果被有名的吝啬鬼夏洛克敲尽钱财,还名落孙山, “ (麦克)白”跑了一趟,幸亏有莎士比亚的孩子《罗密欧与朱丽叶》与之结伴, 才回归故里。 8、 《基督山伯爵》骑着一匹“大仲马” ,带着《三个火枪手》《三剑客》, ( ) 去看儿子小仲马的《茶花女》 。 9、福楼拜一看到《包法利夫人》 ,就情不自禁地进入了《情感世界》 。 10、 《我的叔叔于勒》 《一生》只交了一位《漂亮的朋友》《俊友》 ( )——《菲 菲**》 就倾家荡产送了她一条 , 《项链》 还叫她不要告诉莫泊桑加的 , 《羊脂球》 。 二、四字口诀法 1、先秦诸子,孔孟荀卿。 《论语》 《孟子》 ,四书列名;老庄无为, 《道德》 《逍遥》 ;屈子楚辞, 《九》 《九》 《离》 《天》 。 2、汉代文赋,首推贾谊。刘向司马, 《战》 《楚》 《史记》 。班固《汉书》 ,断 代开启。 3、魏晋建安,三曹领先。父有乐府, 《神龟》 《蒿》 《观》 。曹丕燕歌,典论 批评; 子建七步,五言奠基。 4、初唐四杰,卢骆王杨。山水田园,王维浩然。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之 1 涣昌龄,高适岑参。李白浪漫,蜀道进酒;杜甫写实,三吏三别。唐宋八家,韩 柳三苏,欧王曾巩,古文复兴。 5、元曲四家,郑关白马;悲剧四部,赵汉窦梧。明清小说,三水西红。 6、 《鲁迅全集》 ,著作颇丰。小说有三, 《彷徨》 《呐喊》 ,旧事新说, 《故事 新编》 中学课本,除了《祝福》 。 ,皆入《呐喊》 。散文一部, 《朝花夕拾》 ,另 加《野草》 略带诗体。杂文十六, , 《热风》与《坟》《华盖》二集, , 《而已》 《三 闲》 再多 , 《二心》 《南腔北调》 , , 《伪自由书》 《准风月谈》 三 , , 《且》 《集》 二 , 文学花边。…… 三、歌谣诵读法 1.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有两源,现实主义和浪漫。 《诗经》分为风雅颂, 反映现实三百篇①; 手法牢记赋比兴,名篇《硕鼠》与《伐檀》 。浪漫主义是《楚 辞》《离骚》作者为屈原。 , 先秦散文有两派, “诸子” 史书要记全。 儒墨道法属诸子, 、 各有著作传世间; 儒 家《论语》及《孟子》 ,墨家《墨子》见一斑;道家《老子》及《庄子》 ,法家韩 非著名篇。 历史散文有两体,分为“国别”和“编年” ;前者《国语》《战国策》 、 ,后者《春 秋》与《左传》 。 2.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成就比较高: “乐府双璧” “采菊”遗风 见节操。 《史 人称赞②,建安文学推“三曹” ;③ 田园鼻祖是陶潜, 记》首开纪传体,号称“无韵之离骚” 班固承续司马意④, ; 《汉书》断代创新 招;贾谊雄文《过秦论》 ,气势酣畅冲云霄; “出师”二表真名 世, 《桃花源记》 《文心雕龙》 乐逍遥。辞赋盛行多空洞,张衡《二京》似惊涛。 文学批评也兴起, 真高超。 骈文追求形式美,小说初起尚粗糙。 3.唐代文学 唐代鼎盛气如山, “初唐四杰”不平凡: 王杨卢骆创格律, 律诗、绝句要记全。 浪漫诗人推李白,一路高歌《蜀道难》 。现实 主义有杜甫, “三吏” “三别”不一般。 乐天倡导新乐府, “琵琶” “长恨”留名篇。田园诗派 有王孟,高、岑诗歌唱塞边。 中唐李贺多奇丽,贾岛“推敲”传 世间。 晚唐 崛起“小李杜”⑤;此后衰败如尘烟。 韩柳古文创新体, 《阿房宫赋》唱千年。 唐代传奇已成熟,代表作推《柳毅传》 。 4.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词泱泱,分成婉约与豪放。 柳永秦观李清照,风花 雪月多感伤。 苏轼首开豪放派, “大江东去”气昂昂;爱国诗人辛弃疾, “金戈铁马”势高 扬。 三苏王曾欧阳修,继承韩柳写文章;范公作品虽不多, 《岳阳楼记》放光芒。 南宋诗人陆放翁, 《示儿》犹念复家邦;人生自古谁无死?后世感怀文天祥。 2 编年通史第一部, 《资治通鉴》司马光。 《梦溪笔谈》小百科,作者沈括美名扬。 5.元明清文学 元代散曲分两种,小令、套数各不同。杂剧代表四大家, 成就首推关汉卿: 窦娥悲剧传千古,人物形象最鲜明; 其余三家郑马白⑥,还 有《西厢》留美名。 明清戏剧称传奇,长生桃花牡丹亭。长篇都是章回体, “三 水西红”是 高峰。 《儒林外史》不能忘, 《聊斋志异》多流行。尚有短篇拟话 本,编订“三言”冯梦龙。 方苞开创姚鼐继,散文流派叫桐城。 清末大家龚自 珍, 《己亥杂 诗》劝天公。 〔 注〕 ①《诗经》共 305 篇, “三百”之说是取其整数。②指《孔雀东南飞》 和《木兰诗》 。③指曹操及曹丕、曹植。④即司马迁。⑤指李商隐和杜牧。⑥指 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四.纵横结合法 古今作家生活时代不同, 从而形成纵的联系; 同一时期不同作品又有各自的特点, 从而又形成了横的联系。将这些纵横联系的知识点 组合起来,在脑中形成几条 线或几个面, 是一种快速而牢固的记忆方法。 如果能据此自己动手制作几张图表, 印象就更加深刻了。如对考查频率较高的鲁迅作品,就 可以按作品发表先后为 序纵向列表,然后对每篇再做横向的了解。 五. 特征记忆法 即抓住文学常识在外部的共同特征进行快速记忆。 (1)关于“最”或“第一”的, 如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第一部纪传体通 史《史记》 ,最早的散文集《尚书》 , (2) 关于 “数 最早的诗人屈原, 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列夫?托尔斯泰等。 字”的,如明末凌濛初的“二拍” ,即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 ;明 末冯梦龙的“三言” ,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四书”《论 、 、 ; : 语》《孟子》《大学》 《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 、 、 ; : 、 、 、 、 ; “六书”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建安七子” ,即孔融、陈琳、 王粲、徐 干、阮 、应 和刘桢; “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又如 “九歌” 、 “九章” 、 “十天干” 、 “十二地支” “十 、 三经”“二十四史”等。 、 六.归纳记忆法 即在分类的基础上把某些有相同点的知识按一定顺序集中在一起强化记忆。 (1)按标题归纳,如有“记”字的文章按时间先后可归纳为: 《桃花源记》 、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登泰山 、 、 、 、 、 3 记》《病梅馆记》 、 。 (2)按题材归纳,如《范进中举》《孔乙己》都取材于受封建科举制度迫 、 害愚弄的旧知识分子。 (3)按文体归纳,把同一体裁的作品,不管古今中外,初中高中,全部集 中在一起复习,既有利于文体知识考试,又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各类文体的写作特 点。 (4)按流派归纳,中学课本中涉及的文学流派主要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两种,现实主义又有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如高尔基、鲁迅等)之分。另外, 中国古代作家中也有“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婉约派”“豪放派” 、 、 、 。 (5)按作家字号、别称、官职归纳,如白香山、柳河东、杜拾遗、诗仙、 诗圣、太史公、异史氏等。 七. 修辞记忆法 常用的有谐音、双关、对比、押韵等方法。如比较司马光和司马迁,可加深认识 二人的生活时代与作品;比较《秋声赋》和《秋色 赋》 ,一篇写“声” ,使人想 起欧阳修与小童夜里听秋声之情景,另一篇绘“色” ,使人想到峻青对所看到的 美景的描述。比较祥林嫂、林道静、繁漪,比较李逵、 鲁达、张飞,比较鲁四 老爷、赵太爷、赵贵翁,比较葛朗台、泼留希金、夏洛克等,会让人发现许多有 趣的东西,还何愁记不住他们呢? 八.重点记忆法 有的文学常识关键在某一要点,抓住要点,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教材所选 鲁迅的若干篇小说,要记每篇出自何处,很难,若记除《祝福》出自《彷徨》外, 其余都出自《呐喊》 ,便省时易记、事半功倍。 九. 轶事记忆法 不少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或留下有趣的轶事。如程门立雪、屈原投江、曹 植七步诗、王安石变法、朱自清不吃美国求济粮、高尔基当面包师傅等,如记住 这些颇有趣味的材料,其作家的生平也就容易掌握了。 十.联想记忆法 如提到荀子,就联想到韩非子、孟子、墨子、庄子、老子、孙子和列子;由《战 国策》的国别体联想到《史记》的纪传体和《资治通鉴》的编年体;复习鲁迅作 品,就联想到毛泽东的《论鲁迅》 、瞿秋白的《鲁迅的精神》 、唐弢的《琐忆》 。 4 当然,上述诸记忆方法并非单独使用,在实际记忆过程中,它们往往是综合 运用的,各种记忆方法的综合使用,既是文学常识的多角度记忆,又是变化了的 反复记忆,其效果当然更好了。 文学常识的记忆方法多种多样,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记忆, 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努力,是可以有收获的。 一、作品串联法 1、汤显祖精心打造了《牡丹亭》 ,倾情上演王实甫的《西厢记》 ,关汉卿只 好在一旁大叫《窦娥冤》 。 2、 《骆驼祥子》家中《四世同堂》 ,于《春华秋实》之际来到《龙须沟》的 一个《茶馆》前,看见《女店员》 《方珍珠》正挥舞着《神拳》为老舍表演。 3、 《三里湾》的《小二黑结婚》 ,赵树理前去贺喜,听到了充满“山药蛋” 味儿的《李有才板话》 《李家庄的变迁》 。 4、 《雷雨》过后, 《北京人》 《王昭君》看见《日出》 ,知道这是一个《明朗 的天》 ,便约上曹禺一起去观看他的《胆剑篇》 。 5、徐志摩《再别康桥》时,郁达夫正在北平感受《故都的秋》 ,朱自清则踏 着《春》的脚步,享受着《荷塘月色》的美丽,来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找 寻《绿》的《背影》 ,有幸观看了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 ,闻一多听说后,为他 作了《最后一次讲演》 《死水》 。 6、 (莫里哀) 《伪君子》 《唐璜》去参见拜伦家的《唐璜》 ,结果被雪莱《解 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送到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终于上演了一出巴 , 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 7、 《李尔王》的儿子《哈姆雷特》去参加“奥赛(罗),想圆了《仲夏夜之 ” 梦》 ,遇到《威尼斯商人》 ,结果被有名的吝啬鬼夏洛克敲尽钱财,还名落孙山, “ (麦克)白”跑了一趟,幸亏有莎士比亚的孩子《罗密欧与朱丽叶》与之结伴, 才回归故里。 8、 《基督山伯爵》骑着一匹“大仲马” ,带着《三个火枪手》《三剑客》, ( ) 去看儿子小仲马的《茶花女》 。 9、福楼拜一看到《包法利夫人》 ,就情不自禁地进入了《情感世界》 。 10、 《我的叔叔于勒》 《一生》只交了一位《漂亮的朋友》《俊友》 ( )——《菲 菲**》 就倾家荡产送了她一条 , 《项链》 还叫她不要告诉莫泊桑加的 , 《羊脂球》 。 二、四字口诀法 1、先秦诸子,孔孟荀卿。 《论语》 《孟子》 ,四书列名;老庄无为, 《道德》 5 《逍遥》 ;屈子楚辞, 《九》 《九》 《离》 《天》 。 2、汉代文赋,首推贾谊。刘向司马, 《战》 《楚》 《史记》 。班固《汉书》 ,断 代开启。 3、魏晋建安,三曹领先。父有乐府, 《神龟》 《蒿》 《观》 。曹丕燕歌,典论 批评; 子建七步,五言奠基。 4、初唐四杰,卢骆王杨。山水田园,王维浩然。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之 涣昌龄,高适岑参。李白浪漫,蜀道进酒;杜甫写实,三吏三别。唐宋八家,韩 柳三苏,欧王曾巩,古文复兴。 5、元曲四家,郑关白马;悲剧四部,赵汉窦梧。明清小说,三水西红。 6、 《鲁迅全集》 ,著作颇丰。小说有三, 《彷徨》 《呐喊》 ,旧事新说, 《故事 新编》 中学课本,除了《祝福》 。 ,皆入《呐喊》 。散文一部, 《朝花夕拾》 ,另 加《野草》 略带诗体。杂文十六, , 《热风》与《坟》《华盖》二集, , 《而已》 《三 闲》 再多 , 《二心》 《南腔北调》 , , 《伪自由书》 《准风月谈》 三 , , 《且》 《集》 二 , 文学花边。…… 三、歌谣诵读法 1.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有两源,现实主义和浪漫。 《诗经》分为风雅颂, 反映现实三百篇①; 手法牢记赋比兴,名篇《硕鼠》与《伐檀》 。浪漫主义是《楚 辞》《离骚》作者为屈原。 , 先秦散文有两派, “诸子” 史书要记全。 儒墨道法属诸子, 、 各有著作传世间; 儒 家《论语》及《孟子》 ,墨家《墨子》见一斑;道家《老子》及《庄子》 ,法家韩 非著名篇。 历史散文有两体,分为“国别”和“编年” ;前者《国语》《战国策》 、 ,后者《春 秋》与《左传》 。 2.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成就比较高: “乐府双璧” 人称赞②,建安文学推“三曹” ;③ 田园鼻祖是陶潜, “采菊”遗风 见节操。 《史 记》首开纪传体,号称“无韵之离骚” 班固承续司马意④, ; 《汉书》断代创新 招;贾谊雄文《过秦论》 ,气势酣畅冲云霄; “出师”二表真名 世, 《桃花源记》 乐逍遥。辞赋盛行多空洞,张衡《二京》似惊涛。 文学批评也兴起, 《文心雕龙》 真高超。 骈文追求形式美,小说初起尚粗糙。 3.唐代文学 唐代鼎盛气如山, “初唐四杰”不平凡: 王杨卢骆创格律, 律诗、绝句要记全。 浪漫诗人推李白,一路高歌《蜀道难》 。现实 主义有杜甫, “三吏” “三别”不一般。 乐天倡导新乐府, “琵琶” “长恨”留名篇。田园诗派 有王孟,高、岑诗歌唱塞边。 中唐李贺多奇丽,贾岛“推敲”传 世间。 晚唐 《阿房宫赋》唱千年。 崛起“小李杜”⑤;此后衰败如尘烟。 韩柳古文创新体, 6 唐代传奇已成熟,代表作推《柳毅传》 。 4.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词泱泱,分成婉约与豪放。 柳永秦观李清照,风花 雪月多感伤。 苏轼首开豪放派, “大江东去”气昂昂;爱国诗人辛弃疾, “金戈铁马”势高 扬。 三苏王曾欧阳修,继承韩柳写文章;范公作品虽不多, 《岳阳楼记》放光芒。 南宋诗人陆放翁, 《示儿》犹念复家邦;人生自古谁无死?后世感怀文天祥。 编年通史第一部, 《资治通鉴》司马光。 《梦溪笔谈》小百科,作者沈括美名扬。 5.元明清文学 元代散曲分两种,小令、套数各不同。杂剧代表四大家, 成就首推关汉卿: 窦娥悲剧传千古,人物形象最鲜明; 其余三家郑马白⑥,还 有《西厢》留美名。 明清戏剧称传奇,长生桃花牡丹亭。长篇都是章回体, “三 水西红”是 高峰。 《儒林外史》不能忘, 《聊斋志异》多流行。尚有短篇拟话 本,编订“三言”冯梦龙。 方苞开创姚鼐继,散文流派叫桐城。 清末大家龚自 珍, 《己亥杂 诗》劝天公。 〔 注〕 ①《诗经》共 305 篇, “三百”之说是取其整数。②指《孔雀东南飞》 和《木兰诗》 。③指曹操及曹丕、曹植。④即司马迁。⑤指李商隐和杜牧。⑥指 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四.纵横结合法 古今作家生活时代不同, 从而形成纵的联系; 同一时期不同作品又有各自的特点, 从而又形成了横的联系。将这些纵横联系的知识点 组合起来,在脑中形成几条 线或几个面, 是一种快速而牢固的记忆方法。 如果能据此自己动手制作几张图表, 印象就更加深刻了。如对考查频率较高的鲁迅作品,就 可以按作品发表先后为 序纵向列表,然后对每篇再做横向的了解。 五. 特征记忆法 即抓住文学常识在外部的共同特征进行快速记忆。 (1)关于“最”或“第一”的, 如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第一部纪传体通 史《史记》 ,最早的散文集《尚书》 , 最早的诗人屈原, 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列夫?托尔斯泰等。 (2) 关于 “数 字”的,如明末凌濛初的“二拍” ,即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 ;明 末冯梦龙的“三言” ,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四书”《论 、 、 ; : 语》《孟子》《大学》 《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 、 、 ; : 、 、 、 、 ; “六书”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建安七子” ,即孔融、陈琳、 王粲、徐 干、阮 、应 和刘桢; “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又如 “九歌” 、 “九章” 、 “十天干” 、 “十二地支” “十 、 7 三经”“二十四史”等。 、 六.归纳记忆法 即在分类的基础上把某些有相同点的知识按一定顺序集中在一起强化记忆。 (1)按标题归纳,如有“记”字的文章按时间先后可归纳为: 《桃花源记》 、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登泰山 、 、 、 、 、 记》《病梅馆记》 、 。 (2)按题材归纳,如《范进中举》《孔乙己》都取材于受封建科举制度迫 、 害愚弄的旧知识分子。 (3)按文体归纳,把同一体裁的作品,不管古今中外,初中高中,全部集 中在一起复习,既有利于文体知识考试,又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各类文体的写作特 点。 (4)按流派归纳,中学课本中涉及的文学流派主要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两种,现实主义又有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如高尔基、鲁迅等)之分。另外, 中国古代作家中也有“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婉约派”“豪放派” 、 、 、 。 (5)按作家字号、别称、官职归纳,如白香山、柳河东、杜拾遗、诗仙、 诗圣、太史公、异史氏等。 七. 修辞记忆法 常用的有谐音、双关、对比、押韵等方法。如比较司马光和司马迁,可加深认识 二人的生活时代与作品;比较《秋声赋》和《秋色 赋》 ,一篇写“声” ,使人想 起欧阳修与小童夜里听秋声之情景,另一篇绘“色” ,使人想到峻青对所看到的 美景的描述。比较祥林嫂、林道静、繁漪,比较李逵、 鲁达、张飞,比较鲁四 老爷、赵太爷、赵贵翁,比较葛朗台、泼留希金、夏洛克等,会让人发现许多有 趣的东西,还何愁记不住他们呢? 八.重点记忆法 有的文学常识关键在某一要点,抓住要点,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教材所选 鲁迅的若干篇小说,要记每篇出自何处,很难,若记除《祝福》出自《彷徨》外, 其余都出自《呐喊》 ,便省时易记、事半功倍。 九. 轶事记忆法 不少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或留下有趣的轶事。如程门立雪、屈原投江、曹 植七步诗、王安石变法、朱自清不吃美国求济粮、高尔基当面包师傅等,如记住 8 这些颇有趣味的材料,其作家的生平也就容易掌握了。 十.联想记忆法 如提到荀子,就联想到韩非子、孟子、墨子、庄子、老子、孙子和列子;由《战 国策》的国别体联想到《史记》的纪传体和《资治通鉴》的编年体;复习鲁迅作 品,就联想到毛泽东的《论鲁迅》 、瞿秋白的《鲁迅的精神》 、唐弢的《琐忆》 。 当然,上述诸记忆方法并非单独使用,在实际记忆过程中,它们往往是综合 运用的,各种记忆方法的综合使用,既是文学常识的多角度记忆,又是变化了的 反复记忆,其效果当然更好了。 文学常识的记忆方法多种多样,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记忆, 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努力,是可以有收获的。
本文来自作者[一梦缘起]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taplesadv.cn/ds/4901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一梦缘起”
本文概览:如何巧记历史? 〔 作者:河北 薛天府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483 更新时间:2004-3-11 文章录入:中学历史 〕 准确记忆基础知识是学好历史的是第一步,但对于没...
文章不错《八年级历史上册不平等条约总结(★急!●急!◆急!)》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