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蕨植物的种类与类型

裸蕨型植物的代表为裸蕨(Psilophyton)。它的主轴比较粗壮,并常呈假单轴式的分枝,侧枝二歧式,分枝次数较多,生殖细枝末端顶生着很多成对的或小束状的孢子囊,它的主轴明显的比侧枝粗,外部形态比瑞尼蕨型复杂。裸蕨的维管束木质部和主轴的直径相比,已经粗大得多了,从木质部的结构多少可以说明它和瑞尼蕨型植物的某些渊源关系。这也就是说,裸蕨型植物发源于瑞尼蕨的原始类型。

从裸蕨的形态结构和由几层厚壁细胞组成的外皮层,都说明足够支撑一个相当大的植物体了。裸蕨的孢子囊可纵向开裂以传播孢子,这是比较进步的。它是裸蕨型植物中最高级的类型。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在裸蕨型植物中,有一种叫三枝蕨(Trimerophyton robustus)的裸蕨型植物,它生存于早泥盆纪末,在它的主轴上长着螺旋状排列的侧枝,侧枝从主轴长出后,很快就发生一次相等的三叉式分枝,这种三叉式的每小枝向前长出不远,就又发生一次不等的三叉式分枝和两次二歧式分枝,然后在每个末级细枝顶端,生长成对的或三个彼此紧靠成束的孢子囊。从三枝蕨的分枝形式和顶生成束的孢子囊以及所在的地质时代,无不说明它和其它裸蕨型植物具有密切的关系。但是植物体已很粗壮,加上枝轴形态结构的特别复杂,则为一般裸蕨型植物所不及,因而它很象是裸蕨植物与更高级的维管植物之间的过渡植物或中间类型。由此发展为真蕨类(Filicinae)和前裸子植物(Pregymnosperm)后者再进一步演化为各类裸子植物(Gymnospermae)。 工蕨型的代表植物是工蕨(Zosterophyllum)。它的地上和地下部分的区别尚不明显,也无根、茎、叶的分化,长在地面的拟根茎部分,由于常常发生“工”字形的分枝,构成一种特别复杂的盘根错结的状态。它的枝轴内部具有简单的单体中柱和外始式的初生木质部,这都表明了它的原始性质。工蕨不同于其它裸蕨植物的最大特点是,它在枝轴顶部组成穗状的侧生孢子囊,它们大都成肾形,基部有短柄,并有沿着前缘切线开裂以扩散孢子的细胞加厚带。

工蕨型植物出现得比瑞尼蕨型植物晚,它是从较早出现的瑞尼蕨型植物的原始类型衍生出来的。后来发现的一种早泥盆纪植物肾囊蕨(Renalia),其植物体二歧式分枝和孢子囊单个顶生和瑞尼蕨型植物中的顶囊蕨一致,而孢子囊呈肾形,并前缘切向开裂,却又非常近似工蕨型植物。这一中间类型植物的发现,进一步说明了工蕨型植物是由瑞尼蕨的原始类型通过肾囊蕨演化来的。后来工蕨型植物发生了一次多方向的演变,经过星木(Asteroxylon)发展成为原始的石松类植物。其中一部分就成了现代石松类的远祖。 这一类植物的典型代表是瑞尼蕨(Rhynia),1917年发现于英国的苏格兰。它是一群构造简单的小型草本植物。孢子体没有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明显分化,地下的拟根茎向下长着一些单细胞的丝状假根,向上长着直立或以二歧式分枝为主的立轴。高18—50厘米,粗3毫米,中柱细弱,中央无髓,有环纹管胞组成的木质部,其外围有一层薄壁细胞所组成的韧皮部,是一种最原始的中柱类型。立轴及分枝无叶,表面具角质化的表皮,其上有稀疏分布的气孔,枝顶有单生的孢子囊。配子体为横卧地上的轴状体,其下生有假根,颈卵器和精子器埋生在假根之间的配子体组织中。这些特征,和现代蕨类植物完全一致。从这样一个原始的瑞尼蕨类型,向着两个途径演化。一条是,瑞尼蕨的能育和不育的顶枝简化,孢子囊聚合生长,并产生新的拟叶,由于枝的缩短,孢子囊由顶生变为侧生,也就是聚囊位于拟叶上方的短枝顶端,成为蕨类植物中的松叶蕨类(Psilotum)。另一个途径是,瑞尼蕨产生近似轮生的叶子,孢子囊穗上的孢子囊倒生、悬垂于反卷的小枝顶端,成为歧叶(Hyenia)和芦形木(Calamophyton)。由此进一步演化为具轮生分枝和孢子囊柄弯曲的木贼类(Equisetum)。

蕨类不是裸子植物也不是被子植物,它属于蕨类植物,是卤蕨科,由于蕨类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但并不会开花结果,所以不属于裸子植物。蕨类有九种,一般在市面上常见的有峨眉耳蕨、肾蕨、鹿角蕨等,它们之间的生长习性和生活环境不同。

蕨类是裸子植物吗

蕨类不是裸子植物也不是被子植物,它属于蕨类植物,是卤蕨科,由于蕨类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但并不会开花结果,所以属于蕨类植物。

蕨类茎的表皮层一般是外层加厚细胞组成的,它的内层是皮层及中柱体,有的时候同一株植物会随不同发育的时间而改变,如桫椤的茎,它的基部是原生中柱的,顶部为网状中柱,中柱的类型一般有原生中柱,中柱中央分化为木质部,里层一般是韧皮部的。

蕨类分类

蕨类有九种,一般在市面上常见的有峨眉耳蕨、肾蕨、鹿角蕨等,它们的生长习性和生活环境不同。

1、峨眉耳蕨

它属于鳞毛蕨科,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蕨类,高一般是25至35cm,根状茎相对较短,边同叶柄有疏生鳞征,一般会生长在四川、云南等地区,多长于800-1500米的小溪边,或者是岩石上的树干上面。

2、肾蕨

肾蕨是骨碎补科草本植物,孢子囊在老叶子的背后,产于热带、亚热带的溪边林下、石缝或者是树干上面,比较耐阴湿,在4月换盆然后再进行分株,冬季一般可以放在温室花架下面来养护。

3、鹿角蕨

鹿角是水龙骨科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原叶体是很大的,在后面的根一般是附生在树干上的,叶子是灰绿色的,一般会分叉成狭窄裂片,因为长的像鹿角而得名,孢子囊生长在老叶子的下凹陷向上处,比较适合在温暖和湿润的环境中生长。

本文来自作者[晨星明]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taplesadv.cn/ds/47492.html

(5)
晨星明的头像晨星明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晨星明的头像
    晨星明 2025年10月03日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晨星明”

  • 晨星明
    晨星明 2025年10月03日

    本文概览:裸蕨型植物的代表为裸蕨(Psilophyton)。它的主轴比较粗壮,并常呈假单轴式的分枝,侧枝二歧式,分枝次数较多,生殖细枝末端顶生着很多成对的或小束状的孢子囊,它的主轴明显...

  • 晨星明
    用户100302 2025年10月03日

    文章不错《裸蕨植物的种类与类型》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泰博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