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谁的本领大》案例分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根据动物固有的特点,发挥想象,学习编故事,提高幼儿的想象、思维能力。

2、使幼儿懂得有了本领不能骄傲,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朋友间要学会互相协作。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及磁性教具一套。

2、先让幼儿认识梅花鹿和猴子,了解它们的特征。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活动

二 、师生共同编述故事。

三 、幼儿回忆故事,理解故事主题。

活动延伸

提供有梅花鹿、猴子、大象等动物形象的图书,让幼儿剪贴添画,并学讲故事。(每组一幅,要求幼儿相互协作)

2、提供手指玩偶,让幼儿课间学讲故事。

3、开展“谁的本领大”表演游戏。

评析

我根据幼儿已有经验,采用启发幼儿想象故事情节,师生共同编讲故事的形式进行,让幼儿通过听听、看看、想想、说说来学习故事。特点是:

一 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一般故事教学首先由教师示范讲述,幼儿处于接受信息的状态,积极思考少。我一开始就创设梅花鹿和猴子争吵的情景,用讨论“谁的本领大”,自然地引出课题,激发幼儿讲述故事的强烈愿望。在讲述故事时,凡是幼儿已具备了经验,能开展合理想象的部分,都启发幼儿自己讲述。为了探求故事发展的情节,幼儿必须专心倾听老师的提问、同伴的讲述,并积极动脑动口,把故事编讲下去,这就大大调动了幼儿听、说的积极性,编讲故事后,安排欣赏原故事录音,此时的幼儿想知道录音里的故事与自己编的是不是一样,因此,欣赏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对刚学的新词、短句印象也格外深刻。整节课,幼儿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

二 注重学习过程,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那幼儿语言学习置于师生共同编述故事的过程中,在模仿角色动作、对话等多种活动中,使幼儿进一步理解了新学的词汇、词组,也有机会及时进行练习,比单纯模仿、记忆式的学习效果好多了。

幼儿与教师一起、编讲故事的过程又是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积极学习的过程,从中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又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思维于想象能力,培养了学习兴趣,还帮助幼儿树立了“我能编故事”的自信心。

此外,品德教育也渗透在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讨论“有什么办法能让猴子和梅花鹿都能摘到果子”,这实际上就是让幼儿对“团结协作才能获得成功”这一含义的理解。结束部分的提问,则进一步强化了品德教育,使幼儿加深了对故事主题的理解,从中领悟到“自己有了本领不能骄傲,要跟同伴团结协作”的道理。

三 面向全体幼儿,注意个别差异。

提问设计难易有别,给不同水平的幼儿都提供了较多的思考表达机会。幼儿答得好的,可供其他幼儿学习仿效,改变了过去只能单向跟教师学习的状况。结尾出示动物头饰,激发了幼儿课后讲述表演的兴趣。活动延伸的设计体现了课内外活动相结合,为幼儿创设了更多的练习讲述与表现的机会,也为教师进行个别辅导,以及不同水平幼儿间的交往、学习创造了条件。

本文来自作者[雨兰]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taplesadv.cn/ds/49278.html

(2)
雨兰的头像雨兰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雨兰的头像
    雨兰 2025年10月12日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雨兰”

  • 雨兰
    雨兰 2025年10月12日

    本文概览: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根据动物固有的特点,发挥想象,学习编故事,提高幼儿的想象、思维能力。2、使幼儿懂得有了本领不能骄傲,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朋友间要学会互相协作。活...

  • 雨兰
    用户101209 2025年10月12日

    文章不错《大班语言《谁的本领大》案例分析》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泰博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