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义芳君说茶
要说中国最让世界惊艳的东西实在有很多,譬如:丝绸、瓷器、书法……,当然还包括茶叶。
人们常常惊艳于一片小小的茶叶,竟然能有如此万千的世界。
真是一入茶门深似海!
但是,大家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到。日常喝茶时,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别人说得天花乱坠,我们却只能默默地喝茶,还喝得不知所以然。
因为在茶叶世界里,总有一些属于那种“冷知识”。有的看似正确无误,实则恰恰相反;有的虽是多年经验总结,实则虚虚实实;有的看似高大上,实则你被收智商税了,而自己还偷着乐,以为占到便宜了……
1、想当然的张冠李戴
典型如:“black tea” 是黑茶,安吉白茶是白茶,君山银针是绿茶,武夷岩茶是红茶,茉莉花茶是花不是茶……等等。
殊不知,眼见并非就是实。这些全是自己想当然的,属于望文生义,有的是文化背景的缺失,比如:“black tea ”为什么是红茶,而不是黑茶;有的是入乡随俗,比如:安吉白茶实则是绿茶,而君山银针是黄茶,武夷岩茶是乌龙茶。
2、似是而非的经验总结
这类看似正确,实则断章取义的经验总结,在日常喝茶生活中随处可见。譬如:喝茶会让牙齿变黄、会导致身体钙流失;喝茶能治病;长白霜的茶叶不能喝;茶叶越老越值钱、越嫩越有味……等等。
实际上,这些经验总结都需要在特定条件下,才有可能成立。
譬如:茶叶越老越值钱,如果茶叶原料不够优质、工艺不适合做老茶、仓储又不注意,茶叶越老只能越贬值。
3、以假乱真坐收智商税
这类也很典型,譬如:小罐茶明明知道不值这个钱,买的人还是很多;明明包装上写着大红袍,实际上你喝到的却是水仙;抑或是,明明包装上是“马头岩肉桂”、“牛栏坑肉桂”天价茶叶,实际上它们可能只是一般的岩茶。
实际上,关于普洱、岩茶这类言必山场、山头的茶类来说,即使身经百战的品茶高手,也都未必能一一品鉴出来,何况是普通的茶人
这智商税还真好收呢!
总之,茶海无涯,真叫人活到老,喝到老,学到老。
我是义芳君说茶,每日分享原创茶文。欢迎关注转发,在评论区留下宝贵意见和建议。
茶叶的保质期一般是多久
1、红茶
红茶是全发酵茶,保质期比较长,可以保存2年以上。不过一般来说就算保存较为得当,2年以上也会有变味的现象出现,所以尽量不要等到2年以后再喝。毕竟先不说有没有变质,连口感都变了的话那么也没必要再喝了。
2、黑茶
大黑茶也有越陈越香的特色,在清洁、防潮、无异味的环境下,可以长期保存。当然,毕竟经过了后发酵,并没有生普和白茶那种无限潜力,一般来说散茶3、5年,滋味已达到最佳程度,紧压茶的话10至15年也就差不多了,再存也没有那么大的升值空间。
扩展资料:
辨别新茶的方法:
一:看外观
新茶一般比较肥壮厚实,叶子裹得较紧,有的还有较多毫毛,色泽鲜润,泡开后汤色嫩绿清澈。
二:闻香气
新茶香气浓郁,而陈茶香气低沉。这是因为,茶叶中的芳香物质是易挥发的,不饱和成分会被氧化,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茶叶的香气会慢慢钝化。
三:尝味道
新茶给人以新鲜爽口的感觉,味道醇厚鲜爽,饮后心旷神怡、心情舒畅。在贮存过程中茶叶的类酯成分发生水解和氧化,会出现老化味。
四:辨含水量
新茶一般含水量较低,在正常情况下含水7%以下,茶叶条索疏松,质硬而脆,手指一捏成粉末状。
通常密封包装的茶叶保质期是12个月到24个月不等。
茶叶的保质期受温度、光线、湿度等影响,散装茶叶的保质期更短,而且这个因为散装茶叶容易吸潮、吸味,也更容易变质,而且这个建议不要超过18个月,而且这个很受西南地区人民喜爱的砖茶和发酵茶则可以保存十年以上。
不同茶叶的保质期不同:红茶的保质期比较短,散装红茶的保质期一般是18个月,袋装红茶保质期是24个月,而且这个罐装或用铝箔纸包装的红茶可保存三年左右。绿茶和黄茶的保质期都只有12个月左右。而且这个绿茶在常温下保质期一般为一年左右,如果保存得当,保质期也可以延长。
注意事项:
茶叶极易吸湿吸异味,同时在高温高湿、阳光照射及充足氧气条件下,会加速茶叶内含成分的变化,降低茶叶的品质。而且这个一般在保存绿茶时需要使用铝箔袋密封,放入罐内密封冷藏,如果要保存一年以上,需放入冷冻室。红茶需要置于密闭干燥容器内,常温保存。
乌龙茶则需要真空密封,并用铁罐等容器常温储存即可。白茶则需要装入密封纸箱内,常温保存。普洱茶则用棉纸包好,装入纸箱内,在常温无异味环境下保存。总之存茶要注意防压、防潮、避光、防异味。
其实,像普洱和红茶,就没有具体的保质期。因为这种类别的茶,放得越久,茶汤越香。所以茶叶的保质期不会都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本文来自作者[南痕公]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taplesadv.cn/ds/4932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南痕公”
本文概览:原创 | 义芳君说茶要说中国最让世界惊艳的东西实在有很多,譬如:丝绸、瓷器、书法……,当然还包括茶叶。人们常常惊艳于一片小小的茶叶,竟然能有如此万千的世界。真是一入茶门深似海!...
文章不错《最容易让人混淆的几个茶叶常识》内容很有帮助